要摸清神州的内需市场的情况,必须要先理解三个名词:M0, M1, M2。具体如下:
M0=流通在银行体系外的现金。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单位/居民拥有的现金之和。M0与消费关系紧密。过年前后,M0就会明显地增加,因为很多人要发红包。
M1=M0+单位活期存款。其流动性仅次于M0,可以反映出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。在企业层面,M1增长说明企业资金正在经历“高周转”。在百姓层面,M1数值升高代表百姓购买力提升,因为百姓只有在需要买产品/服务的时候才会把定存改为活期存款。
M2=M1+单位定期存款+个人的储蓄存款+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。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,同时反映经济的现实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,流动性偏弱。
还是那句线万亿,和GDP相比,已经走出了六亲不认,桀骜不群的独立行情。如果我们大家都认为GDP是一根线更像是一根指数增长曲线。下图请自行体会(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,下同):
财迷以前有文章讲过,如果货币可以自由兑换,神州2024年的M2可以买下整个美国、整个欧元区外加小半个日本——即使神州M2按照米帝口径计算,也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和绝大部分日本。具体文章请看这里:《财迷‖“大资管”的怪胎:解毒300万亿M2掀起的风浪和我们的对策》——基于庞大的M2基数,我们似乎确凿可以宣称:神州人的现实购买力+潜在购买力非常巨大,神州内需市场应该非常兴旺。
然而,现实是神州的内需市场正在萎缩——关于这一个,我们大家可以通过M1增速和M2的增速指标观察到:神州2024年的M1增长率有好几个月连续是负值,这是自1980年有数据以来第一次。而此时此刻,神州的M2增速仍然是正值(下图红框内,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,下同):
M1增速是负值,意味着神州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正在不断下降——与此同时,代表了实际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之和的M2增速仍然是正值,这意味着神州人的实际购买力在下降,而潜在购买力却在飙升,以至于两者之和是正的,实在是幽默。
而那些消失了的实际购买力(M1)去了哪里呢?一个很大的可能是润到了居民存款里面,具体如下图(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,下同):
我们还可以看另一个指标:M1M2剪刀差——这个指标意思是M1增速和M2增速的差值。如果M1M2剪刀差为负值,表明市场对经济悲观,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机会减少,存款定期化死钱增多,经济活力较弱。下图就是神州的M1M2剪刀差走势(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,下同):
从上图可以得知,在2015年“去库存,转杠杆”带来了一段时间高潮之后,神州的M1M2增速剪刀差自2019年开始就一直是负值,即使经历了疫情期间的大放水,情况仍然没变,这意味着神州大量资金正在变成“死钱”。
所以,不管是从M1和M2的增速,还是从M1M2增速剪刀差来看,神州内需市场都似乎确凿正在逐渐萎缩。换言之,Deflation趋势已成。
问题就来了,神州M2高达313万亿,却为何内需会持续萎靡不振,陷入Deflation?
前面财迷已经提到,如果货币可以自由兑换,神州2024年的M2可以买下整个美国、整个欧元区外加小半个日本——即使神州M2按照米帝口径计算,也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和绝大部分日本。
但这里的问题是,2024年中国GDP为134.9万亿人仔,换算成美元是18.94万亿美元。美国2024年GDP据媒体预计将达到29.2万亿美元左右,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64.9%,较2020年的68.8%下降了3.9个百分点。
与此同时,神州2024年末的M2(313.6万亿人仔,按现时汇率为约42.81万亿美金)却是美国M2(估计值为21.45万亿)的近200%(199.6%)。即使由于中美M2计算方式不同,神州M2可能被高估1/3,把神州M2的42.81万亿*2/3,仍然有28.54万亿,为米帝M2的132.4%。
综上:即使我们都不讨论神州GDP里面有多少是荆州关公像,贵州水司楼,也可以轻易的推论出:神州人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只有美国人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65%左右(这样算不很准确,但大致应如此),但是神州印出来的钞票却至少是米帝的130%——这样的情况下,神州钞票所体现的购买力里面有多少泡沫,列位看官可以自行计算。
当初为何神州想要将人仔国际化?目测就是吴晓波说的,想“用人民币的洪水淹没全世界”,但直到现在,人仔国际化仍然 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”。而持续的内需萎缩导致商场经营难以为继,以至于长春商场老板用消费券当工资,导致东北首次出现“人仔去国内化”(详见此文:《财迷ǁ“缅北老板”之崛起:长春某商场“私铸货币”及X桂园“以翔化债”》),属实有点魔幻。
当人们在说“需求不足”时,他们说的其实是“有效需求不足”——人的欲望无限,但购买力有限,所以经济中的“有效需求”总是有限,而且还可能比生产能力更小,从而形成“有效需求不足”(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)的状况。
就一个宏观经济体(国家或地区)而言,其总购买力来自其总产出。产出总是某些经济主体的收入,因而也就是其购买力。一个国家的总产出,就是其总收入,也就是其总购买力。所以,一个国家总是有足以购买其总产出的总购买力的。
有趣的地方来了——做出购买行为的并不是国家/地区等抽象主体,而是国家/地区中数量众多的经济主体(居民、企业和政府)。总购买力要通过收入分配结构,分配到国家/地区中的不同经济主体那里去。
如果购买力分配时,出现了购买力和支出欲望的错配。有购买力的经济主体缺乏支出欲望,有支出欲望的经济主体缺乏购买力。购买力与支出欲望结合所成的有效需求就会低于国家的总购买力,也就会低于国家的生产能力(总产出),从而出现“有效需求不足”的情况。
举个例子,财迷所在的香江渔村劳动者的总产出如果都换算成工资,其形成的购买力大概率能买下渔村工厂生产的所有产品。但是,如果几大家族把持了渔村,开了很多家血汗工厂,把700万渔村人都赶到厂里做工,生产出来的产品廉价卖给英美鬼佬,赚到的美刀欧罗自己拿8成的大头,2成的小头分给700万渔村人,如果此时欧美鬼佬突然加高关税壁垒,不买渔村的货了,那就很容易出现“有效需求不足”——这几大家族即使每天都在酒店海参鱼翅,也就是几家酒店三顿饭的事,即使每个人买十辆豪车,也就只能维持几百辆好车的市场。而700万渔村人则每天都要精打细算,没钱下馆子,也没钱买车。于是,我们就会发现渔村大量餐馆和汽车厂会出现产能过剩,产品积压等项现象——这就叫做“有效需求不足”。
所以,需求不足归根结底是个收入分配问题。出现需求不足的国家/地区,大概率是收入分配出了问题。
这个比较好理解:内需市场持续萎缩,很可能意味着有效需求会越来越不足,直白地讲就是购买力不足。购买力不足,就会出现产能过剩,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会相互内卷,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企业降薪裁员甚至倒闭,商铺关门。而企业降薪/裁员/倒闭和商铺关门会释放大量“灵活就业”人员,这些人去别的企业会不得不降低身价,这就会导致相关行业的薪酬都会下降。企业降薪/裁员/倒闭,商铺关门和全行业薪酬下降,又会导致市场购买力下降,有效需求会进一步下降,内需市场会进一步萎缩。
所以,我们可以看到,只要Deflation的潘多拉墨盒一旦打开,就会出现恶性循环,并导致市场购买力螺旋下降。
这个原因也好说:“一分钱一分货”,没钱的话,就只能在廉价的原料上面“屎上雕花”。效果就会如下图这样:
医疗集采的本质是医保资金利用垄断优势,从厂家廉价购买药品来提供给普罗大众,这属于公共福利。但现在由于医保资金池日益缩水,医保局囊中羞涩,于是只好对厂家疯狂压价。由于医保垄断了购买渠道,厂家也只好忍气吞声,搞出了几分钱的阿司匹林:
此处也颇有一点幽默:中石油/中石化卖油赚钱的时候就宣称不能放任市场乱象频生,所以要由相关企业垄断市场。现在当医保要出钱的时候,就对市场显得无比尊敬,就不怕市场又会乱象频生?
说穿了,这本质上就是购买力不足引起福利下降。而且这种福利的下降还似乎有点“要命”。但很奇怪的是,近期几乎没人关注这件事,大家的注意力似乎都被来自缅北的星星吸引过去了。
M2量很大,但买不到好资产,于是泡沫横生,同时各个行业都出现资本巨头,严重挤压小店主生存空间,最后导致大量小店主失业。比如财迷之前提到的连锁咖啡店对个人咖啡店的挤压,具体请看这里:《财迷‖回乡见闻:小商贾生存空间被大资本严重挤压,女性不跑外卖做保安》。对于此类现象,我们有高情商和低情商两种解释。
高情商:新时代的公民地位下滑——资本巨头挤压小店主的生存空间,就类似于罗马的公民里面出现巨头(大贵族),挤压普通公民(小贵族)的生存空间,导致普通公民纷纷破产,沦为Slaves。
低情商:新时代的土地兼并——有自己商铺的小店主被迫关掉店铺,去给别人打工,很像是有自己土地的自耕农被迫卖掉土地,去给别的地主当佃农。
是的,你没有看错,在这个全新的时代,生产资料已经不仅仅是土地,也会包括资金、技术和市场渠道等要素。由于神州人技术创新历来不足,只有靠资金和市场渠道取胜。而大资本天生就在资金和市场渠道上有优势,所以可以在神州横行无忌,快速击垮小店家,让这些小店家失去所占有的生产资料,并沦为无产阶级打工人——(流氓)无产阶级的队伍正在日益壮大,时机一到,这些人失去的只是(贞操及)锁链,他们得到的或将是整个世界(大胡子导师MARX语)。
行文至此,我们就可以做个总结:如果货币可以自由兑换,神州2024年的M2至少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和绝大部分日本。基于庞大的M2基数,我们似乎确凿可以宣称:神州人的现实购买力+潜在购买力非常巨大。
然而,神州2024年的M1增长率连续多个月份为负值,这是有数据以来首次。M1M2增速剪刀差也长期为负值,这似乎确凿显示神州内需市场正在逐步萎缩,Deflation趋势已成。
内需萎缩的原因主要有二:1)M2都困在国内,买不到好资产。2)购买力错配导致有效需求不足。后者很可能起到的作用似乎确凿要更大一些。
神州内需萎缩的后果也可能比较严重:第一,内需萎缩很容易让神州出现恶性循环,并导致购买力螺旋下降。第二,内需萎缩或导致神州的商品/服务质量和公共福利质量因购买力下降而下滑。第三,内需萎缩可能引发新时代的“土地兼并”。
Deflation一旦形成,就会呈现螺旋型的恶化态势,刚开始可能只需要付出较少代价就可以挽回这个趋势(比如2020年疫情美联储直接无限制QE),但到了后来,付出的代价必须非常巨大(比如World War 2)。
面对1929年大萧条,英国能够最终靠抛弃金本位制度,高筑关税壁垒,在英联邦国家搞经济内循环来解决问题。美国可以通过罗斯福新政,以工代赈来解决问题。魏玛德国只能无锚印钞,结果培养出了奥地利画家。日本则只能想办法拓展海外市场,于是有了九一八事变和后来的全面侵华。问题得到最后解决,那就要等到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,西德人收到马歇尔计划的大量物资用来平抑物价,以及麦克阿瑟拆分日本财阀企业并建立工会之后。
1990年代末沈阳铁西区老大哥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。老大哥们一直以为低价食堂可以永远免费吃,劳保用品可以长期随便拿,后来还不是落得个用自行车载着老婆去澡堂卖肉的下场?
现在也一样,财迷早就对医疗集采制度做过解毒,具体请见此文:《财迷‖五流社会:论药品集采对神州社会可能的重塑及我等草民之对策》。
在“五流社会”之中,优质医保作为公共福利产品,将会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事情。与之相应,阶层流动和阶层上升或许会更难。
a)我等草民如果挣不到钱,那么就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。只要能够保持身体健康,不进医院,就可以省很多钱。
随着资本连锁化的蔓延,小商贩生存空间正在被大资本严重挤压。普通人如果贸然去做小生意,可能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不光是奶茶店/咖啡店,包括餐饮业和婴幼儿产品店,也都是如此。
首先,只要底层有一个基本福利,还能吃饱饭,内需萎缩一旦到达刚性消费的边界就会慢慢停下来。国内市场的基本面就能得到保障。
其次,头先的“珠海歼35”和“无锡兰陵王”似乎确凿已经属于“Atomic Riots”之一种:
尽管不少学校警戒线已经拉出上百米,珠海也已成为“石墩之城”,但马路边上不可能处处是警戒线和石墩。所以,让底层拥有基本的福利,非常有必要,起码可以让“Atomic Riots”消弭于无形。
1)M2与GDP的比值反映了经济运转的效率,如果M2与GDP的比值越高,说明经济的运转效率越低,因为相当于投入了大量的货币,却产出了较少的GDP。相反,M2与GDP的比值越低,说明经济运转的效率越高。
2)M2在会计上对应的是储蓄余额,增长速度为储蓄率。同时,M2又对应着贷款债务,所以M2/GDP越高,表明债务水平越高,也间接说明自然经济增长的货币阻力在增大。
而神州的M2/GDP数据曲线如下,各位能自行体会(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,下同):
财迷看官都是聪明人,相信已能从上图看清神州的经济运转效率和债务水平趋势——这样的一个问题不解决,神州的银行/保险公司迟早会放出大量烟花,让我等草民不断高潮。业已盖棺定论的X大许皮带,和最近进去了又出来的X科祝九胜,或只是Forplay:
政策制定者或需及早就以上问题制定对策,因为社保资金不足可以用延迟退休来解决,医保资金不足可以用集采制度来解决。神州人反正忍耐力够强,忍一忍还能苟且。但是如果大银行和大保险公司出事,居民存款突然人间蒸发,那带来的震荡会涉及社会基本面,俗称“系统性风险”——相关后果,一般人恐承受不起。
最后,喜欢财迷文章,想知道更多?请在微信里关注公号“JLTCM2016”,或长按扫描下列二维码:
同时,为防止失联,还请关注公号:“九龙塘月兑之家”作为备份。此号将在未来每月推出一篇有趣的润(yi)学(min)视频,同时也会把一些个人独创的文章发这里:
各位还可以在微博、知乎、雪球、推特(X)上关注ID:“九龙塘右眼财迷”。财迷会在这一些平台同步发文。
各位也可以在B站(境内)和油管(海外)关注财迷的视频号:九龙塘右眼财迷。财迷暂定会每月发布一期视频。
各位想要了解财迷自己的投资动向(我会把个人投资记录经过处理后发到朋友圈)或者问财迷很多问题,请加财迷微信CMXHHK20(这个号也是用来防止失联的)。同时,财迷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即时的经济信息(已经加过财迷旧微信号的读者请勿再加,新号旧号内容都一样,否则会被拉黑)。